医学上将DR分为早期和晚期。早期(单纯性DR)的主要表现:
一、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;
二、视网膜内出血;
三、硬性渗出;
四、视网膜水肿。随着病情发展,血管的变化更为明显,视网膜缺血、缺氧愈加严重,网膜的新生血管大量形成。晚期(增殖性DR)主要表现:玻璃体大量出血,视网膜脱离致患眼失明。
DR患病率在城市糖尿病患者中约占50%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,根本原因是糖代谢紊乱引起视网膜血液循环障碍,血流淤滞致视网膜组织缺氧引起一系列眼底改变。早期视网膜小血管末端扩张形成微血管瘤,继而造成出血及渗出。
此时的眼底改变称为单纯性视网膜病变,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。若波及黄斑部则可引起严重的视力下降。因黄斑是视网膜中心部位,与色觉精细胞觉敏度密切相关,糖尿病时,由于毛细血管损伤而出现水肿,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。
糖尿病性青光眼(DG):
一、原发性开角青光眼可能是糖尿病导致前房角小梁硬化、房水外流不畅所致。
二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视网膜疾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。DR造成视网膜缺氧,产生新生血管形成因子,引起虹膜表面及小梁网处出现新生血管及纤维膜,继发眼压增高。患者眼胀痛、头痛、视力急剧下降常导致失明。患眼混合充血、角膜水肿、瞳孔扩大,虹膜上可见新生血管及眼压增高。